莫道桑榆晚 人間重晚情
——我區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紀實
廣西1996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省區之一。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空巢化趨勢明顯,“未富先老”“未備而老”特征突出,滿足老年群體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已成為十分緊迫的社會問題。
面對這一形勢,我區不斷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養老事業的“托底”保障功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夯實和完善。
夯實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現在,南寧市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及床位運營雙重補貼,對用自建房新成立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最高給予每張床位3000元的建設補貼!蹦蠈幨幸患颐褶k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寧市出臺了不少有關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政策,同時加大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幫扶力度。
近年來,我區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推進機制,加快建設養老服務基礎設施,讓更多的老人從社會化養老事業的發展中得到實惠。全面實施“1521養老服務示范工程”,即在自治區本級建成1所1000張床位以上的綜合性養老示范機構;各設區市建成1所500張床位以上的專業性養護示范機構;每個縣建成1所200張床位以上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每個鄉鎮改造或者新建1所100張床位以上的區域性農村養老服務中心。
2016年,我區籌措各類資金2.2億元,在全區建設20個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和13個農村養老服務中心。其中,南寧市東盟經濟開發區、欽州市、玉林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扶綏縣等5個養老服務示范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其余項目力爭在2017年完工,政府養老服務的“兜底”作用明顯增強。
2016年年底,自治區本級留存福彩公益金中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達3.85億元,占63.08%;全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實現全覆蓋。新增養老床位約2萬張。全區養老床位總數預計達18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從2015年的20.6張提高到25張,增長22.9%。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速發展
一個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老人們吹拉彈唱、打牌下棋、健身休閑,各項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大家其樂融融……“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一幅幅老年人尋求晚年美好生活的和美畫卷正在廣西各地悄然展開。
選擇居家養老是適應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變化的必然之舉,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中心的養老方式也是絕大多數城市居民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區創新服務模式,以社區、街道公共服務設施為依托,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多樣化的上門服務,惠及民生,造福百姓。
各地通過政府購買和“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以培育扶持一通(12349)、老來福、小棉襖等規;、連鎖化、品牌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為重點,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試點工作,大力建設集養老護理、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實現居民就地就近養老。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網點覆蓋率大幅提高。2016年年底,全區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站及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總數達到1000個以上。全區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從2015年的60.3%提高到72%,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從2015年的30.3%提高到46%。
居家養老信息化亮點紛呈
“足不出戶,只要撥打‘3812345’服務熱線或按動‘一鍵通’智能救助機特定服務鍵,云家庭服務中心即受理并向服務供應商和志愿者派單,在家里就能享受養老院般的服務!蔽嘀菔腥f秀區棗沖路的老年人對“云家庭服務中心”贊不絕口。該市通過重點打造“平安健”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和“智慧微家”社區養老服務平臺,設立全市統一的云家庭服務熱線電話,實現了線上、線下養老服務的無縫對接。
2015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南寧、柳州、桂林、梧州、欽州等地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各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大力發展居家網絡信息服務,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發展老年電子商務,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其中,南寧、柳州、桂林等市依托12349公益電話,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為11萬名老年人免費發放防走失手環,收集錄入老年人基本信息,建立信息數據庫,并免費提供一年防走失服務以及其他相關生活幫助服務,搭建了連通居家老人與服務企業的橋梁,構建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快速反應機制。
桂林市與國內知名企業三胞集團,在秀峰區整片推進建設“安康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和優質高效的居家養老服務。全區通過“互聯網+養老”大行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整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養老服務設施、機構和養老床位數實現高速增長態勢,進一步增強了政府養老服務的“兜底”功能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