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蘊藏著非常豐富的養生資源和長壽文化,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長壽品牌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為發展特色養老服務業提供了優質條件。近年來,我區積極創建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依托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科學定位、規劃引領,大力發展以長壽健康產業、養生休閑旅游、老年產品用品、民族醫療保健等為代表的特色養生、養老服務產業,把養生、養老服務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具有廣西特色的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優化布局 集聚發展
太和·自在城、新建華僑社會福利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走進南寧市東盟養老服務產業集聚區,只見這里各類養老機構匯集,南寧淮南王豆奶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廣明制藥有限公司等一批食品藥品企業進駐其中!澳壳,我們養老養生總床位數量已達到2000多張,健康養老產業總值預計可達29億元,為當地解決和提供2500多個就業崗位!痹摷蹍^負責人介紹說。
南寧市東盟養老服務產業集聚區是我區優化布局,集聚發展健康養生、養老產業的一個縮影。2016年,南寧、桂林、河池等市依托各自的自然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率先規劃建設8個健康養老產業集聚區,積極推進養老服務業與旅游業、民族醫藥產業、房地產業、綠色農業產業、文化體育產業、家政服務業融合發展。
巴馬瑤族自治縣以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動養老養生產業與休閑旅游、現代農業和健康食品等融合發展,重點發展養生旅游、異地養老、老年產品設計研發、醫療保健等新產業和新業態,大力發展長壽養生健康服務產業,共引進長壽健康產業類項目163個,占全縣總引進項目數的83.16%,包括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華昱巴馬百魔洞生態養生旅游區、華昱巴馬有機農業開發、巴馬賜福湖國際長壽養生度假小鎮等項目,投資總額約200億元。2016年游客總量預計超過500萬人次,其中長期駐留養生養老的異地“候鳥老人”達10多萬人次以上。具有養老養生服務、生態有機農業生產、健康綠色食品加工、老年產品用品研發等產業鏈長、服務功能多元化的盤陽河流域養老服務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因地制宜 差異發展
根據“一核四區”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我區各地積極發展山水休閑型、濱海療養型、長壽健康型等各種養老服務模式。
在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邊關風情旅游帶等旅游風景重點區域以及25個長壽之鄉,一批集養生養老、醫療保健和休閑旅游功能為一體的基地初步形成,北部灣國際濱海養生健康服務基地、梧州市嶺南生態養生城、賀州市生態健康產業示范區、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養老服務集聚區、玉林國際健康城、老年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等30多個各具特色的養老產業園區開始實施規劃建設,吸引眾多國內外老年人到廣西開展養老和旅游度假。
據悉,從2017年起,我區每年將創建10個養生養老小鎮,大力推進老年人宜居社區建設,促進城鄉養老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我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推動全區經濟轉型升級和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培育龍頭 打造品牌
在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創建過程中,如何實現養老服務品牌化、標準化、規;,帶動養老服務業集聚發展,我區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針對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薄弱環節,我區重點引進、培育養老服務集團和龍頭企業,發展養老連鎖服務模式,走“龍頭企業-產業鏈項目-產業集群”發展路徑,按照產業集聚區確定的主導產業和產業鏈發展計劃,著力引進三胞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多策并舉構建主導產業突出、關聯企業集聚、規模效應彰顯的產業集群。
目前,太和·自在城、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南寧合眾人壽健康社區、桂林國際智慧健康產業園、崇左樂養城等一批大型養老服務產業項目已經落地廣西。2016年10月28日,總投資額達10多億元的太和·自在城大型養老綜合項目第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成為南寧市東盟養老產業集聚區第一個投入運營的龍頭項目;4月14日,位于巴馬盤陽河長壽養生核心區域的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項目正式動工興建,總占地面積350畝,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18.5億元,是國內首個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高端養生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養生養老項目。同時,依托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優勢和良好發展環境,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機構,如老來福、小棉襖、佳益等連鎖公司紛紛涌現,國內知名企業如泛?毓、萬達、恒大、碧桂園、三胞集團等先后到廣西考察調研養老產業市場,廣西正成為國內外社會資本重點布局的熱點地區。